新冠肺炎奥密克戎病毒在中医上属于风热或风寒湿病
瘟疫传染病是由一些强致病性物质引起的,如细菌和病毒。从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来看,属于瘟疫。从中医角度看,瘟疫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中医温病学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954年,石家庄采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扭转了对中医治疗急性病和器质性疾病的误解,也吸引了西医对中医温病学的兴趣。
温病的特点:
1、由某种瘟疫邪气致病。明代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一种疾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异气的感觉。这里提到的异气,即西医中提到的病毒或细菌。吴有性总结了瘟疫的侵犯方式、感染方式和流行特征。温疫邪气侵犯人体的方式不同。当它从口腔和鼻子进入时,它的侵犯部分既不在表面,也不在里面,而是从口腔和鼻子进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这里称为膜原。这里的膜原,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内,外可与表相连,内可入内。从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来看,恰恰与此相呼应。
2、发热是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这几乎是各种传染病的症状。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不同的人体和不同程度的发烧。
3、温暖,首先是肺,逆传心包。从新冠肺炎早期的特点来看,大多数患者感染后都患有肺炎,这就是温病的肺。此外,新冠肺炎可能会损伤心肌和其他系统,这也符合逆传心包的说法。
4、明显的传染性。三年来,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是毋庸置疑的。
5、季节性和区域性。新冠肺炎的首发季节是2019年12月底。从流行情况来看,这三年没有明显的季节,但从发病高峰和发病规模来看,秋冬依然明显。预计今年春节前后会出现流行高峰,说明新冠肺炎也符合这一特点。
所以,新冠肺炎感染属于中医瘟疫,符合温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