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有嫉恨女性的经文(转载)

11小时前 (11:12:26)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642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850
  • 回复0
楼主

  释教看待女人的立场,怎么读怎么都像失恋之后恨上所有女人的怨男所写,或者是一个女性化的同性恋须眉对女子的嫉恨。

  嫉恨女性的言论我引自以下小乘、大乘佛经:

  《长阿含经》

  《大宝积经》

  《处死念处经》

  《大般涅盘经》

  《四分律》

  转女身经

  中阿含

  善见律毗婆沙

  大智度论

  无量寿经

  中阿含经、

  法句譬喻经、

  超日明三昧经

  法华经

  玉耶女经

  瑜伽师地论

  增一阿含经

  不晓得能否造物主的旨意,女性在现世无法争取和男性一样的权力,并且在崇奉的精神世界里,也备受和现实一样的鄙视。也让我们看清了,所谓神权就是人权的异化,神权的素质,其实是男权在宗教权力上的表示,也必定了女性在宗教上不服等的命运。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是被认为最能表现男女平等的宗教,但现实上,也存在严峻的性别鄙视问题。因为基督教有一个不成文的老例,女性是不克不及成为教会更高指导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成为总统或者各界翘楚的,已经触目皆是。并且,圣经不断认为,女性的鼻祖夏娃自降生以来,即是一个有功的角色,承担着人类自我救赎的责任,因为是她形成了人类第一桩性功案件。

  而关于伊斯兰教,那就更不待说了,伊斯兰教关于女性的清规戒律,近乎于人道凌虐。那么,释教关于女人,又是如何的观点呢?

  在佛徒看来,女身应是较男身业障重,因为她们在生活中遭到心理、心理的牵造都较男性大。因而,佛经上便有成佛先转男身、生为男身难之语。经常被引用的有八敬法,依八敬律例定:女寡不克不及独立,必需仰靠男寡,不克不及和男寡共住,也不克不及分开男寡太远而住;必需要请男寡的长老上座,为女寡说法教诫,女寡不克不及间接在尼僧中受戒,必需通过男寡的证明;比丘尼固然受戒一百年,还要礼拜新受比丘戒的男寡。

  因而,到今天为行,女寡在释教之中,始末没有什么地位。在古今中国,固然容许女寡成为比丘尼,俗称尼姑。但是,都认为女人有五障,或者喊五漏之身,就是女性不克不及成佛、不克不及为魔王、不克不及为天帝释、不克不及为梵王、不克不及为转轮圣王。所以,古今佛界,几乎看不到女性的宗师问世。出格在锡兰、缅甸、泰国等区域,以至于不准女寡成为比丘尼,只可以成为过落发生活,而无法受落发戒的清修女。

  女人遁进空门,以我看之,往往都是因为心已死、神已伤,一切不了缘皆拜托上天,让上苍安放罢了,所以,尼姑现实上是比僧人更为愚蠢的信徒。她们进佛门难,而可以在佛门安身,更难。因而,自古以来,佛门还没有呈现过实正的女性宗师,也必定尼姑便永久成为僧人的陪衬;她们的地位,以至比佛门之外的世界更微贱。

  假设她们在俗世死了,灵魂还能够即此超度;而在佛门之内,还要酿成男身才气成佛,那就相当于拿她们的“法身”,来施与变性手术无异,那是多么残暴而异态的宗教手段。我想,也只要佛陀,也就是所谓的“如来佛”才气够想出来,连对女性嫉恶如仇的孔夫子,也只能自叹弗如了。

  下面细看之:

  【五障三从】

  女性所具有之五种障碍与三种忍从。五障指女性不克不及成为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王、佛。三从则指女性少小从亲、婚后从夫、年老后从子,又称三监、三隔。[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法句譬喻经卷一、超日明三昧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九]

  [佛学大词典]

  【女子六欲】

  指女人所乐求之六种欲看。即:(一)色欲,(二)描摹欲,(三)威仪欲,(四)姿势欲,(五)言语欲,(六)细滑欲。此外,复有音声欲,摄于言语欲;人相欲,摄于威仪欲、姿势欲。[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摩诃行看卷六之一]

  [佛学大词典]

  【女子五障】

  据法华经卷四载,舍利弗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认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有五障。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五障指:(一)不得做梵天王,梵天于因中修持善戒,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做梵天王。(二)不得做帝释,帝释勇猛少欲,修持善戒,报为上帝。若女人杂恶多欲,则不得做帝释。(三)不得做魔王,魔王于‘因位’十善具足,尊崇三宝,孝奉二亲,报生欲界他化安适天而做魔王。若女人轻慢忌恨,不顺正行,则不得做魔王。(四)不得做转轮圣王,转轮圣王于因中行十善道,慈愍寡生,报做轮王。若女人无有慈愍净行,则不得做转轮圣王。(五)不得做佛,如来行菩萨道,愍念一切,心无染着,乃得成佛。若女人之身口意业受情欲缠缚,则不得做佛。

  [佛学大词典]

  【三从】

  古代女子一生中所应遵守、遵从之三项德目,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又做三障、三隔、三监。女子囿于三从,遂令末生罕见自在,故以之比方佛道修行中境遇之困窘,而与五障并称五障三从,以表女子之劣机。超日明三昧经卷下(大一五·五四一中):‘女有三事隔、五事碍。何谓三?少造父母、出嫁造夫,不得自在,长大难子,是谓三。’[玉耶女经、贤愚经卷四、无量寿经释、大躲法数卷十六](参阅‘五障’1194)

  [佛学大词典]

  【龙女转为男身然后成佛】

  指八岁之龙女因为受持法华经之好事而即身成佛。据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龙女即娑竭罗龙王之女,年甫八岁,伶俐猛利,诸佛所说甚深秘躲悉能受持,乃于刹那之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复以一宝珠献佛,以此好事愿力,忽转女成男,具足菩萨行。刹那顷住于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中,成正等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广为人天说法,娑婆世界之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远见而欢喜敬礼。

  盖古印度之女人地位甚低,小乘释教认为女身垢秽,不克不及成佛,此与大乘释教所言寡生皆可成佛之思惟抵触,故佛典中乃有女人可改变为男身成佛之说。‘龙女成佛’之阐明示大乘释教在修行理论方面之开展。[须摩提菩萨经、海龙王经卷三女宝锦受决品、菩萨处胎经卷七‘八贤圣斋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法华经文句卷八下](参阅‘女人往生’916)

  【八处男为女缚】

  p0082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问:依何根处,说如是言:由八处所,男为女缚?谓舞、歌、笑、睇、美颜、妙触、祇奉、成礼。答:依男女二根,于游戏时,由四处缚。于受用时,亦由四处。于游戏时,身、语、面门、眼目舒悦。于受用时,妍容、软滑、恭事、童分。

  [法相辞典 - 墨芾煌]

  【女身不克不及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p0227

  瑜伽三十八卷六页云: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甚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一切母邑,性多懊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懊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法相辞典 - 墨芾煌]

  【转女成男】

  转女身成须眉之意。与‘酿成须眉’同义。盖章度自古以女人不法器,自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为始,继之大小乘诸经论多说女人身有五障三从之碍,若欲成佛,需要转其体态。又女人不克不及进诸佛净土,故阿弥陀佛及药师佛均别立本愿,要期转女成男。依无量寿经卷上载,若重障女人能称名念佛,由弥陀本愿力故,能得转女成男之报益。法华经卷五提婆品载,八岁龙女变成男身,往生南方世界成佛。盖古印度女性之地位低落,故有女人不克不及成佛之说,然此说与大乘释教主张寡生皆能成佛之教说相矛盾,故经中有酿成须眉之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好事经、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领品、转女身经、腹中女听经、月上女经、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智度论卷四、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参阅‘女子五障’917 、‘龙女成佛’6376)

  【女人禁造】

  指制止女人进进道场之规定。乃以女性对修行僧在修行上有所障碍,故禁其进进道场。诸经中多处记载女人具有三事隔(三从)、五事碍(五障)、五恶等障碍,故规定不得亲近女子。我国男寡道场,常有此类制止僧尼往来、妇女滥进僧房等之规定。日本比睿山、高野山尝定此造,今则仅大峰山遵守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七、大智度论卷十四]

  【女人往生愿】

  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誓愿所有听闻弥陀名号而欢喜讯受之女人,于命末之后必不再有女像而得往生净土。其愿文出自无量寿经(大一二·二六八下):‘设我得佛,十方无量难以想象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讯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末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女贼】

  女报酬爱执之根源,能劫修道者之法财,障碍求道之心,故以贼喻之。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二五·一六六上):‘执剑向敌,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成禁。’

  [佛学大词典]

  【女锁】

  指女色。谓女子之色相好像枷锁,能系缚凡夫,使之恋着而难以自拔,故以锁喻之。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二五·一六六上):‘女锁系人,染固根深,无智没之,难可得脱。’

  [佛学大词典]

  【女情】

  (术语)女子之恋爱也。智度论十四曰:‘蚖蛇含毒,犹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成触。’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转女身经】

  (经名)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佛为无垢光女说转女成男之法。由一法增至十法。兼明女身种种之苦恼。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女病】

  (譬喻)女色害人,故以病譬之。智度论十四曰:‘寡病之中女病最重。’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八敬戒】

  巴利语at!t!ha garu-dhamma^。又做八敬法、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成越法、八不成违法、八不成过法,单称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种法。如来成道后十四年,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女人要求落发,佛不容许,盖以处死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阿难代为三请,佛即造定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遵守,则听彼等落发,摩诃波阇波提等顶戴信受,遂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处死亦复千载。此八法为:(一)尼百岁礼初夏比丘足,虽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与敷净座而请坐。(二)不得骂谤比丘,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三)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尼不得举比丘之功,说其过失,比丘得说尼之过。(四)从僧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学法女)学戒毕,应从寡僧求受大戒。(五)有过从僧忏,比丘尼犯僧残功,应于半月内于二部僧中行摩那埵。(六)半月从僧教诫,比丘尼应于半月中从僧求乞传授。(七)依僧三月安居,比丘尼不该于无比丘处夏安居。(八)夏讫从僧自恣,比丘尼夏安居毕,应于比丘僧中求三事以自恣忏悔。[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昙弥经、四分律卷四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

  [佛学大词典]

  【八敬戒】

  八敬戒,别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成越法、八不成过法等。

  一、虽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应驱逐礼拜,敷净座而请坐。

  二、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

  三、不得举比丘之功,说其过失。

  四、式叉摩那(学法女)己学戒,应从寡僧求受大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应半月中于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

  六、尼当半月内,于僧中请教授之人。

  七、在比丘处,不成夏安居。

  八。夏讫应从僧中行自恣法(自者即自陈己过,恣即恣他举功),有过则对寡忏悔也。

  [佛学次序递次统编 - 明·杨卓]

  【转帖释教徒总结的佛经鄙视女性内容】

  据《阿含口解十二人缘经》说:

  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堕天堂中者甚浩瀚。便问佛,何以故?

  佛言:用四人缘故:

  一者,贪瑰宝物衣被,欲多得故。

  二者,相忌恨(女生齿似相亲,心如冤家)。

  三者,多口舌(女生齿多恶业,出言虚诳)。

  四者,做姿势淫多,以是故堕天堂中多耳! 

  女人多因忌恨而生诬蔑,以是恶业人缘,不单多堕天堂,又多堕于饿鬼恶趣,受大剧苦。

  《处死念处经》卷十六说:“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忌恨,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人缘,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中略)。女人贪欲、忌恨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轻心,不及丈夫,以是人缘,生饿鬼中;甚至忌恨恶业不失、不坏、不朽,于饿鬼中不克不及得脱。业尽得脱,从此命末,生畜生中;于畜生中,受遮吒迦鸟身(饿鸟),常患饥渴,受大苦恼。畜生中死(功毕之时),生于人中,以余业故,常困饥渴,受磨难穷……。” 

  《净心诫观点》卷上说:“经云:十方疆土,有女人处,即有天堂。一切障道,此为是苦(中略)。三涂八难苦,女报酬底子。……女具十恶业,死进铁床狱。”

  其中所谓“女人十恶”是:

  一、贪欲无厌。

  二、忌恨--心如毒蛇。

  三、谄曲诈亲。

  四、放逸--耽着五欲。

  五、口多恶业--出言虚诳。

  六、厌背夫主。

  七、多怀谄曲--奸险难预。

  八、贪财掉臂恩义。

  九、欲火烧心。

  十、女身臭恶,不净常流……,破佛净戒,死进天堂、畜生、饿鬼,长劫受苦,无解脱时。

  是名女人十种恶业。 

  又如《大智度论》卷十四说:“寡病之中,女病最重。如佛偈言(略举一偈):

  执剑向敌,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成禁。” 

  天眼照见女人多堕天堂 佛说原因

  来源:《十大门生传:阿那律—天眼第一》

  阿那律眼睛瞎了,固然心里很光亮,但对世间生活,一个不见天日的人,总有良多工作不克不及称心如意,自从佛陀为他缝造三衣以后,佛陀很怜愍他,教他修 刚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就获证天眼通了。他本身的欢喜感恩不说,佛陀的欢喜也安适心中,佛陀至此才放下心!

  所谓天眼,就是不分远近,不管表里,都能看到,失往了肉眼而证得天眼的阿那律,僧团中良多人都羡慕他、敬重他,那当然是佛陀慈善能力的加被,但也是阿那律勇敢的意愿修行所成就的。从此,阿那律关于缝衣托钵不再烦心,他人不克不及见到的,他都能见到,《阿弥陀经》中,特把阿那律尊者的大名,(阿藐楼陀)列在圣门生中。以他的天眼,能够见到西方有个神仙世界,从天眼阿那律的证明看来,使初学的寡生,对弥陀净土,易于生起虔敬的自信心。

  阿那律的天眼,不单能见到神仙世界,更能见到天堂里的种种情形。有一次,他见到良多妇女出错在天堂中,他就跑往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今天见到良多妇女堕进天堂之中,在我看,女人很随便崇奉佛陀的教法,女人比汉子更具有慈祥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女人堕进天堂?”

  佛陀答复道:

  “阿那律!在我的法中,女人随便崇奉,那是实在的,但女人随便造下功业,那也是实在的。女人有三种心比汉子大,第一、女人在早晨起身的时候,悭贪的心最重,期看全世界的玉帛都能进她家中才好;第二、女人在日中的时候,忌恨的心更大,她觉得全世界的人城市障碍她;第三、女人在夕暮的时候,淫欲的心最强,她不时看着有异性陪侍在她的身旁。阿那律!妇女的悭贪婪、忌恨心、淫欲心,是最易招致她们立功的,那就是那些妇女们出错的原因。”

  因为阿那律的天眼,见到一些妇女出错天堂,引出佛陀对妇女那一段说教,那恰是给妇女一个反省的见证!

  大智度论

  复次菩萨看欲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嗔谄妖秽斗诤贪嫉不成亲近。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浅智薄唯欲是视。不看富贵智德名闻。专行欲恶破人善根。枷锁枷锁闭系囹圄。虽曰难解是犹易开。女锁系人染固根深。无智没之难可得脱。寡病之中女病最重。如佛偈言

  宁以赤铁  含蓄眼中  不以散心

  邪视女色  浅笑做姿  憍慢耻辱

  回面摄眼  美言妒嗔  行步妖秽

  以惑于人  淫罗弥网  人皆没身

  坐卧行立  回眄巧媚  薄智愚人

  为之心醒  执剑向敌  是犹可胜

  女贼害人  是不成禁  蚖蛇含毒

  犹可手捉  女情惑人  是不成触

  有智之人  所应不视  若欲看之

  当如母姊  凝视看之  不净填积

  淫火不除  为之烧灭 

  复次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则令夫心高。若敬待情舍则令夫心怖。女人如是恒以懊恼忧怖与人。云何可近。亲好乖离女人之功。巧察人要女人之智。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成得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

  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难以想象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讯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末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瑜伽三十八卷六页云: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甚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一切母邑,性多懊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懊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涅槃经九曰:‘一切女人皆是寡恶之所住处。’

  智度论十四曰:‘大火烧人,是犹可近。清风无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犹亦可触。女人之心,不成得实。’

  文句八曰:‘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见;设见勿共语;设共语,当专注念佛。

  《四分律》:“譬如阿难!有长者家男少女多,则知其家陵夷。……又如好稻田而被霜雹立即毁坏。如是阿难!若女人在佛法中落发受大戒,即佛法不久。”

  “女人梵行垢,女则累世间”(杂含卷三六一○一九经)

  “当知妇人,是寡苦本,是障碍本,是杀戮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大宝积经.菩萨躲会》节录】

  “一切女人皆是寡恶之所住处”【《大般涅盘经》节录】

  “女人坏世间,令善皆尽灭”【《处死念处经》节录】

  “女为恶底子,能失一切物”【《处死念处经》节录】

  “亲近彼女人,最为极下劣,是恶中之恶,何足为欣乐。”【《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便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大宝积经.菩萨躲会》节录】

  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後,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时,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捡心。」【《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

0
回帖

为什么佛教有嫉恨女性的经文(转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