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俗”与姜昆的“三俗”

15小时前 (11:55:40)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647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949
  • 回复0
楼主

郭德纲的“俗”与姜昆的“三俗”

  文/广州老农

  据说,在洋人的眼里,中国文字长短常难学的。那种难不只表示在文字的书写方面,并且表示在意思的理解。那也应该算一种报应吧。当我们的国人一边学英文,一边为英文的难学而骂他们的祖宗时,我们无妨也想象一幅气象来安抚一下本身: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国度强大了,全世界的人们都以说一口顺畅的中文且以带有深挚的河南、山东或者四川口音为荣的时候,想象他们在进修中文时那愁眉锁眼挠耳挠腮的样子,那才喊解恨!若还嫌不外瘾,就来点更狠的,在汉语TOEFL里公用繁体字,不把洋人累死几个算是廉价。

  中文字的难写,那是有目共睹的,既然那是事实,我们暂且不做讨论。我们来看看中文字意思是如何让人费解的。好比一个“日”字,按照洋人一贯淫荡、死板的天性,当他们看到那个字的时候,估量不会起首联想到天上的日头,而是立即想到他们母语中的“F-U-C-K”。关于如许的理解我们不克不及过火责备,事实我们中国很多处所的人实是如许理解那个字的,那怪不得人家洋人。再如一个词“本人”,照洋人的理解,应该是各类各样的“SELF”,那却是十分随便理解。但是,让洋人总感应迷惘的是,假设将“日”和“本人”联络起来,洋人就难以理解了。那些生活在“JAPAN”的人怎么就成了“日本人”呢?那不是“F-U-C-K THEMSELVES”的意思了吗?不外,关于那些能够随意赏识日本AV的洋人来说,他们很快即可以理解此中的含义。据说日本人确实有一种本身“F-U-C-K”自家人的癖好,那词还实成了他们最安妥的名字。那里只是对文字做了个字面的阐明,但愿不要引起盟国骇怪。

  看了关于“日本人”的阐明,是不是觉得广州老农十分俗?那也难怪,原来嘛,有些人骨子里就文雅不起来,让我老农如许的俗人张口杜口来段文雅的犁花体,那不是难为我们大伙吗?

  而在当今的中国,有一位与广州老农一样俗的家伙,那就是相声界的郭德纲先生。据说此人以小场子起身,全然掉臂京城达官贵人以及曲协指导的赏识条理,什么俗说什么,什么不雅观演什么。成果,迎合了一小撮京津地域俗人的胃口,闹得街坊四邻鸡犬不宁。而他郭德纲倒挺好,“十年剧场苦,一朝全国知”,末于俗出了名看。于是,又是那里请,又是那里喊,电视哭着喊着要鼓吹,报纸嚷着喊着要报导,红遍了大江南北不说,竟然开展到现在,一提起相声,各人似乎只想到京城有个郭德纲。各人说那俗不俗啊!

  提起郭德纲的俗,老农赶紧找手边的参考材料,成果在一本《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俗文学集)》里看到关于俗文化的阐明。主编范伯群和金名两位先生在“导言”里写到:“俗文化往往受正统雅文学做家的鄙视和萧瑟,为很多学士医生鄙夷、所不屑一顾,被拒之于‘大雅之堂’之外,也跨不进文学史的门槛。”那本书里,做者详尽介绍了非文雅文化的概略,那些文化包罗山东快书、评书、二人转、鼓词等,当然必定不会贫乏相声。书中介绍了两段相声,一段是张寿臣的《山东人斗法》,一段是马三立的《开粥厂》。那两段相声都是我广州老农最熟悉的。关于《山东人斗法》,我听过屡次刘宝瑞先生说的单口相声。而马老先生的《开粥厂》,我几乎熟悉得本身都能说个差不离。那些个工具你说他俗吧,那是必定的,因为它们确实不文雅,他们不是诗歌、不是散文、不是所谓的文学,当然文雅不起来。但是,做为相声,假设分开了那个“俗”字,那还喊相声吗?假设两个相声演员上得台来,象配乐诗朗读般你一句我一句朗读相声,不晓得台下那帮俗人会不会把他们给轰下台往。

  相声因为它的“俗”而迎合了苍生的赏识心理,从而成就了“侯宝林”、“马三立”如许的巨匠。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俗”的艺术、“俗”的文化,他们表示出来的才是相声的精华。而相声界的晚辈郭德纲先生,也许恰是领略了相声“俗”字的涵义,才从浩瀚“不俗”的相声演员中脱颖而出,名扬四海。那无疑是对相声事业更好的继续。由此可见,郭德纲的“俗”是安分守纪的“俗”,“俗”得荣耀,“俗”得让人服气。

  而与那种正统的“俗”相对应的,天然就是所谓的“不俗”或者“文雅”了。类似的相声确实有大把,但常常表演的时候,除了演员本身咧着嘴傻笑之外,看寡一脸茫然,没忍心把俩人撵下台往,是给他们些体面。那还喊相声吗?其实说不清晰。然而,做为相声界管事的指导们,好比姜昆先生,就是死力倡议那种“文雅”相声形式的。在他眼里,诸如郭德纲那样的俗人演的那些活儿,几乎就是“俗”得让人忍无可忍。于是,姜昆先生就给郭氏相声总结了三点,即“低俗、庸俗、媚俗”,简称“三俗”。那可要了命了,那么大个帽子往郭德纲的大脑袋上一扣,万一政协开会通过个什么号令,德云社还不得实关了门儿?假设实那样的话,那一百多口人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姜昆先生那“三俗”其实凶猛,他不只让德云社面对倒闭,也让天津一百多家场子面对同样的求助紧急。看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抵抗“俗”文化的革命运动就要起头了。那得让几人感应毛骨悚然啊!

  但是,关于实正喜好“俗”相声的俗人们,好比我广州老农,怎么就没有觉得到郭氏相声有那么三样“俗”呢?他们怎么就“低俗”了?莫非您姜先生没有如许“低俗”过吗?看看您以前的那些段子,有没有靠“低俗”出名的嫌疑啊?您说郭氏相声“庸俗”,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们既无能又粗鄙?那您可又说错了,在广阔的俗人眼里,郭先生可太不无能了,而他那一段段炉火纯青的活儿,说得贴切点,应该喊艺术,艺术哪有粗鄙的?那一点,您姜先生应该是晓得的啊。而您说的“媚俗”,清楚是想和广阔看寡过不往。您的意思必然是说,他郭先生没有原则,一味地迎合看寡俗不成奈的初级兴趣,也就是说,但凡喜好郭先生相声的人士,都是“低俗、庸俗”的俗人!关于那一点,不是您文雅的姜先生说了算的。那会让良多俗人骂您的,姜先生!

  我不想说“同业是冤家”,也不想说某些人因为一些不成告人的目标往贬低以至冲击同业,但是,人总不克不及忘本吧。一个靠相声那门俗文化混到指导岗位的人,本身的地位崇高了,人文雅了,却反过甚来责备本身发家的行当,说它低俗!庸俗!媚俗!

  姜先生啊,让全国的俗人们,怎么再说喜好您!

  (原文见“广州老农的博客” willinew.blog.tianya.cn)

0
回帖

郭德纲的“俗”与姜昆的“三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