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拍后,你被“以貌取人”过吗?

刚刚阅读1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57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149
  • 回复0
楼主

​“自摄影”referring源于1984年,英语起初为“self-timer”,目前多接纳“selfie”。

起初,自摄影只是相机造造商合做开发的一项机能,便于接纳者在原则上接纳时摄造本身。20世纪90年代,跟着互联网手艺的飞速开展,自摄影与互联网变得密不成分,呈现了所谓的“互联网自摄影”。

2002年,“selfie”初次被收入牛津词典。

2013年,“selfie”被选为“牛津词典年度词汇”。

国外科学研究申明,从2012年到2015年,通过SNS媒体(即SNS应用软件)所发布的自摄影重要信息增加了900多倍。[1]

跟着智妙手机的普及,国人对互联网自摄影不再目生。从起初的猎奇和踌躇,到后来的测验考试与参与,不断开展到今天的Longpr和积极主动互动。

到目前为行,互联网自摄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门,并深深地负面影响其交往贸易形式和重要信息传达体例。

国表里均有学者对此热点现象展开深切切磋:没人重新闻学的视角预测互联网自摄影的负面影响途径;没人从社会学的视角实地考察互联网自摄影对人际关系贸易形式的从头重构;还没人围在经济学的视角深切切磋互联网自摄影的潜在效用。不外,国内关于互联网自摄影的社会学解释十分少见。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动身,起首预测自摄影者的对小我特征,然后以四个办法论来分析互联网自摄影的心理机造,最初深切切磋互联网自摄影的社会机能。

从自摄影中看“人心”

SUMMER OF 2021

一、自摄影者的对小我特征

(一)异性恋

有多项科学研究申明,互联网自摄影那一立功行为存有明显的异性恋不同。

第一,在数目上,男性比男性有更多的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2]

男性上传的自摄影图片更多是摄造于标致的情况、或充实反映了严重生活事务,男性更为重视本身发布的照片能否能充实反映她的性格,不外男性却其实不怎么垂青。

那可能源于两性在人格呈现出上的不同,男性凡是更在意呈现出出来的人格形象,而那一倾向如今也扩散到互联网前言上。[3]

除此之外,男性与男性在互联网SNS应用软件中的lvguang15194895813也存有区别,男性的头像往往更为概念化而且更能充实反映人格。[4]

第二,在类型上,互联网自摄影可分为“独拍”(仅自摄影者)、“亲密无间自摄影”(与某位亲密无间伙伴合造)、“群拍”(与一群人合造)。

与男性比拟,男性在“独拍”和“群拍”的数目上明显更多,而在“亲密无间自摄影”数目上则没有明显不同。[5]

(二)心智特征

人们很容易将自摄影立功行为与某些心智特征联络起来,好比说偏执。

社会学认为,偏执是一种认知、感情和立功行为的综合体,协力传达着夸大、积极主动和奇特的人格概念。[6]

(因为科学研究者们对偏执的定义和理解差别,使得偏执与互联网自摄影的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存有必然的不同。)

没人接纳四条理的《偏执心智量表》(包罗自傲、私欲、势不两立、歌颂需求)量测匈牙利人的偏执水准,然后将之与互联网自摄影的数目展开有关预测。成果发现,波兰男性的偏执水准与其互联网自摄影回帖立功行为呈明显正有关,且除了“私欲”条理外,其他四个条理都能较好地预估自摄影立功行为。

自摄影者可能把自摄影立功行为做为一种维护其积极主动听格评价的办法,反过来,自摄影立功行为亦能促进自摄影者的偏执水准。

互联网自摄影与现场演出型心智也有关。现场演出型心智的根本特征是等待获得持续的存眷、反之亦然过度、丝菌描述性。

科学研究申明,男性的现场演出型心智与自摄影数目间呈正有关。[5]

偏执心智测试

SUMMER OF 2021

除此之外,没人以Facebook接纳者为对象展开实地考察,发现聪颖过人和内倾性能优良地预估男女互联网自摄影的回帖频次。[2]

异性恋、心智不只原则上与互联网自摄影间存有联系关系,它们二者还存有交互感化,协力负面影响子代的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

好比说,男性的自摄影回帖立功行为与偏执水准关系不大,但男性的偏执得分却能较好地预估其于摄影回帖立功行为。[2]

三条理的偏执心智量测成果显示,权利欲与男性的互联网自摄影回帖立功行为呈明显正有关,而特权感则能优良地预估男性的自摄影回帖立功行为。[7]

除此之外,现场演出型心智与自摄影数目间的明显有关仅限于男性;男性的自尊心水准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有关,而男性的自尊心水准却与之无关。[7]

对互联网自摄影的社会学解读

SUMMER OF 2021

(一)方案立功行为办法论

方案立功行为办法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s,TPB)认为,决定子代立功行为的是其立功行为诡计,而立功行为诡计又由立功行为立场、主不雅标准、知觉立功行为控造所构成。[9]

也就是说,“自摄影”背后肯定充实反映着必然的诡计或立场。

好比说,没人曾招募了85名Instagram接纳者,让其完成关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问卷,并在接下来的6周后查看他们的Instagram账户,对他们的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展开数据预测。

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的主不雅立场、主不雅标准、知觉立功行为控造和偏执四变量可以有力地预估人们关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的诡计或目标,而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诡计又能较好地预估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10]

从上述成果中能够揣测,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是为了满足偏执那一立功行为诡计,而偏执的立功行为诡计又是为了维护关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的主不雅立场、主不雅标准等。

(二)角色饰演办法论

出名社会学家G.H.米德的角色饰演办法论认为角色饰演的技巧取决于子代在互动中的人格形象,即人格呈现出。

附和该办法论的学者认为,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就是在展开人格呈现出或角色饰演,那里涉及到的人格具有多条理、多方面的含义,包罗表面、心智、立场等等。

有科学研究证明,人们对本身的体象(body image,即身体形象)满意度与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呈正有关。

那申明,人们对本身的体象越满意,就越有可能发作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那可能是为了吸引别人、表达优势或加强人格认同。[11]

戈夫曼的人格呈现出办法论,出格强调度想人格的社会形象。从那个视角理解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的学者认为,在互联网情况中,比拟面临面的半谈,子代能够对人格呈现出的内容及体例有更好的控造。

好比说子代能够自主选择自摄影照(能够接纳各类修图应用软件展开编纂或修改)上传至各类SNS网,如许子代就到达了以抱负的人格形象(或许与实在的人格纷歧致)被别人承受的目标。

有科学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互联网空间的人格呈现动身现,互联网空间呈现出出来的人格,一般与现实生活中其实不一致,而多为表示出“抱负的人格形象”,且其呈现出的人格形象也是契合社会标准的,大都是正面、积极主动的。[12][13]

而且从审美和社会撑持的视角来说,人们在互联网空间中也更愿意承受那些展现抱负人格的人。

(三)角色转换办法论

还没人提出,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可能基于“宜家效应”的心理机造。[15]

美国立功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关于宜家家具的科学研究中发现,投入越多的劳动(或感情),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好比说,创做者老是对本身的做品更为偏心;父母老是对本身的孩子更为喜好。

在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中,自摄影者既是演员(即立功行为者),也是导演(即察看者)。

在互联网自摄影者的角色转换中,互联网自摄影做品的价值被本身放大,而互联网自摄影的过程就是子代人格认同和人格强化的过程。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条理办法论,尊重与认同的需求几乎是每对小我的心理必须品,那也解释了为何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有愈演愈烈之势。

互联网自摄影的社会机能

SUMMER OF 2021

互联网自摄影已经深入地改动了人们的生活。针对那一热点现象,我们从SNS和文化两个方面来初步深切切磋它的机能属性。

(一)互联网自摄影与人际关系交往

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事实有何重要性和需要性?

起首,对子代而言,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有利于人们维持并提拔本身的偏执水准,[8]能促使子代展开更好的人格呈现出,增加本身的人际关系吸引力,进步人际关系交往频度、扩展人际关系交往宽度、成立协力意义空间等,[16]使子代的人际关系交往更为顺畅。

但是,有科学研究发现,自摄影立功行为也会产生与互联网自摄影有关的抵触和亲密无间关系受损。[11]

其原因是,自摄影立功行为可能会吸引更多人的留意,招致子代与其他互联网接纳者发作矛盾,或者加强联络(以至招致对现实朋友的不忠),从而使子代的人际关系交往变得复杂和蹩脚。

在青少年中,SNS应用软件的频繁接纳虽能带来更多的人际关系接触,但并没有降低总体的孤单感。[17]

由此可知,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确实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与此同时,它也存有一些负面负面影响。自摄影立功行为会形成现实角色与互联网角色的不同,使人们产生等待误差,进而负面影响一般的人际关系交往,也可能损害自摄影者的心理安康。

(二)互联网自摄影与文化塑造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互联网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存眷。

没人认为互联网世界是一种新文明。

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要少数精英拥有前言主导权,他们掌控着支流文化的开展标的目的,而通俗群众鲜有时机参与到前言运做过程中,在重要信息传布贸易形式中饰演着被动承受的角色。

而在自媒体时代,互联网自摄影式的草根文化则使社会通俗公众也能通过互联网自摄影表达本身,掌握必然的话语权,不再是完全被动承受精英语化的重要信息,他们自己就正在缔造属于他们本身的文化,而且那种文化将强烈冲击所谓的精英传统支流文化,引起传统支流文化的解构。

别的,在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中,男性比例较高的现象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察看到现代男性人格意识的醒觉。

在挪动互联网时代,男性能够更自在地、不受限造地展示本身。能够说,互联网自摄影文化突破了传统的男性支流文化,改动了以前由男性主导旁观男性的体例。取而代之的是,男性能够自主决定让他人赏识本身的某个方面,并借由互联网自摄影缔造了更多的旁观体例、旁观内容。

因而,没人给互联网自摄影贴上了性解放的标签,那现实上能够算得上是男性主义文化繁荣、男性主导文化解构的过程。

不外也有学者认为,在潜移默化中,其实是男性规定了互联网自摄影中男性的自摄影展现内容,男性通过符号权利在互联网中重构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关系。[20]

好比说,面庞皎好、身段性感的男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网友的存眷与歌颂,所以与其说自摄影的男性主动俘获了男性,不如说那些男性主动迎合了男性。同时,有时候某些男性为了吸引眼球而自爆隐私(以至是各类标准的身体表露),或者是某些媒体为了满足人们的窥视心理而掉臂社会道德地揭露别人的隐私(如某明星的艳照门事务)等,那些立功行为以及带来的后果也表现了互联网自摄影也答应能会给我们带来不成料想的危险。

总结

SUMMER OF 2021

总体而言:

①男性的自摄影频次高于男性,其于摄影类型更为多样化;

②偏执和内倾等心智特征可以预估人们的自摄影立功行为。

在办法论解释方面,基于人格呈现出的角色饰演办法论得到了更多科学研究者的认同。

自摄影立功行为对人际关系贸易形式的负面影响比力复杂,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SNS活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自摄影立功行为的文化不同,以及自摄影立功行为的代际特征(即在差别年龄段的子代身上呈现出出来的特征)也是关于自摄影立功行为后续值得摸索的问题。

部门文章摘自:互联网自摄影立功行为的社会机能与社会学解读. 杨 静,张 勇,查抒佚. 2018

参考文献:

[1] Souza,F.Dawn of the selfie era:the whos,wheres,and hows of selfies on Instagram[J].In Proceeding of the 2015 ACM on conference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2015.

[2] Sorokowski,P.Selfie posting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narcissism among me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85.

[3] Haferkamp N.Men are from Mars,women are from Venus?Examin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presentation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Social Networking,2011,15(2):91-98.

[4] Siibak,A.Constructing the self through the photo selection-visu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J].Cyberpsychology:Journal of Psycholocial Research on Cyberspace,2009(1).

[5] Sorokowski,A.Selfies and personality:who posts self-portrait photograph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6,59.

[6] 何宁,墨云莉.自爱与他爱:偏执.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J].社会学报,2016(2).

[7] Weiser,E.B.Me:narcissism and its facets as predictors of selfie-posting frequenc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86.

[8]Halpern,D.“Selfieists”or“Narci-selfiers”?:A 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 of selfie taking and narcissism[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6,97.

[9]Ajzen,L.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51

[10]Kim,E.,et al.Predicting selfie-posting behavior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n extension of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2.

[11]Jessica,L.R.&Russell,B.C.Instagram Unfiltered:Exploring Associations of Body Image Satisfaction,Instagram Selfie Posting,and Negative Romantic Relationship Outcomes[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6(1).

[12]丁道群.互联网空间的人格呈现出—以网名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13]李魏华.QQ空间中的人格呈现出[D].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09.

[14]牛更枫.SNS网站中的人格呈现出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积极主动情感和社会撑持的感化[J].心剃头展与教育,2015(5).

[15]晋争.报酬什么喜好自摄影:自摄影立功行为的宜家效应[J].心理手艺与应用,2014(4).

[16]李蓝蓝.互联网自摄影现象下的人际关系交往[J].新闻世界,2015(3).

[17]张勇.试析青少年SNS应用软件的接纳与SNS孤单感的关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3-15.

[18]武颖.从文化视角谈“互联网自摄影”现象[J].中国传媒科技,2012(6).

[19]鲍高齐.自媒体时代互联网自摄影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传布与版权,2015(9).

[20]马千里.解读互联网自摄影文化[J].新闻喜好者,2012(23).

0
回帖 返回软件

分享自拍后,你被“以貌取人”过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