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清华大学的历史是什么?如何在台湾复校?在台湾的地位如何?

1天前 (02-07 05:04)阅读2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222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4457
  • 回复0
楼主

新竹清华大学的历史是什么?如何在台湾复校?在台湾的地位如何?

内战结束后,清华大学被分为两所。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而台湾当局于1955年让清华大学在台湾省新竹市复校,并在复校之初开设了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恢复大学系。

新竹清华大学的历史是什么?如何在台湾复校?在台湾的地位如何?

台湾省清大是目前台湾省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1955年,北京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召集抵达台湾,准备设立清华大学研究所,并选择在新竹建校。由于台湾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合作” 考虑到建立原子炉所需的大量资金,以清华基金为支持的清华大学在台湾建立了学校,成为台湾原子科学研究的先驱。同年12月,行政院组成“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1956年1月1日,清华大学在台北正式成立筹备办公室,聘请陈可忠为主任,正式开展筹备工作,迈出清华大学在台建校的第一步。清华原计划在台北南港和新竹之间选择一所学校。但南港腹地较小,当时新竹县长朱盛抽泣积极争取,因此清华大学决定在新竹赤土崎建校。起初,中国石油公司拨付了约40公顷原属于日本海军燃料厂的土地,但原子炉开工后,学校感觉不足,新竹县长朱生同意拨付约33公顷的土地。此外,清华大学本身也向周边民间买家提供了约78公顷的土地。同年7月,原子科学研究所成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1956年,学校开始招生。由于校舍尚未完工,暂时在台湾大学上课。到目前为止,清华大学的校务已经在台湾正式运行。1957年,清华大学办公楼、教职员宿舍、学生宿舍相继完工,学生们从台北返回新竹上课。原子炉建设工作始于1955年,至1961年竣工。原子炉土木工程由校友华泰建筑师张昌华设计,设备工程由清华自行设计施工。装置时,由中国石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铝业公司派遣,并得到经济部联合工业研究所的协助。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死于台大医院后,陈可忠教务长暂代表清华校务。鉴于夏季数学的重要性,学校日益增加,国内高校数学教师短缺 ,为了培养数学研究人才,丰富大学数学教师,加强原子科学研究的数学课程,增加数学研究所。1963年春,数学研究所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1965年,学校设立了数学、核工、物理、化学系,清华教学组织取得了长足进步。物理研究所博士班于1967年成立。1968年,原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组还成立了物理研究所,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同年,清华图书馆(红楼)开业,随后体育馆、大礼堂、新校门相继建成。原子科学研究所核工组于1969年改造为原子核工程研究所。1972年,增设了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材料科学工程系、工业化学研究所、工业化学系、动力机械工程系。1974年,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工业工程系、化学研究所增设博士班,均开始招生,原系分为理学院、工程学院、原子科学院三所学院。新竹清华已从早期只有原子科学院的规模扩展到理工大学。同年6月,徐校长担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席,1975年由张明哲校长继任。1976年,电机电力工程系增设,电子计算机中心成立。1977年,增设了电机电力工程研究所(68学年更名为电机工程研究所、电机工程系)、计算机治理决策研究所和辐射生物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于1978年增设。1979年,工业化学研究所增设博士班,均于当年招生。1980年,大学部增设工业工程研究所和中国语文系;工业化学研究所和工业化学系更名为化学工程研究所和化学工程系。从此,新竹清华从理工大学走向综合性大学。1981年,增设了动力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原子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自70年以来,核工程系开始招生。8月,张校长调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席,由毛高文先生继任;10月,研发委员会成立。学校于1981年率先成立了长期发展委员会,并制定了5个 年度发展计划,开展系统的校园规划。每隔一年,为鼓励教学和学术研究,设立优秀教学奖和优秀研究奖。1982年,数学院增设博士班,大学系增设外语文学系。1983年3月,行政业务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始规划;8月,物理研究所和物理研究所合并为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合并为化学研究所;计算机治理决策研究所和电机工程研究所增加博士课程;与中山科学院合作,满足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基本需要 成立自强科研中心;九月,开始设立辅助系;年底,为促进跨院系教学研究,校内各研究中心成立,次年原子科技发展中心和科学仪器中心相继成立。1984年,人文社会学院、经济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增设博士班;化学工程研究所与聚合物研究所合并为化学工程研究所;与工业技术研究所合作 建立材料科学中心。1985年5月,视听中心成立;8月,历史研究所硕士班和工业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增加,分子生物研究所更名为生命科学研究所,原子核工程研究所更名为核工程研究所。1986年8月,原子科学研究所禁止使用数学研究所增加博士班 健康物理与放射化学分组,加入语言学研究所硕士班,设立动机与电机两个系双班;9月,实行双学位制。1986年8月,原子科学研究所禁止使用数学研究所增加博士班 健康物理和放射化学分组,增加语言学研究所硕士班,动机和电机系成立双班;9月,双学位制度开始实施。1987年8月,刘兆轩继任学校校长,增加了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班和原子科学研究所博士班。1988年,艺术中心成立;8月,统计研究所和经济学研究所增加硕士课程,计算机治理决策研究所更名为信息科学研究所。1989年,将共同学科改为通识教育中心,树立台湾通识教育模式,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8月,增加了文学研究所、统计研究所和辐射生物研究所的硕士课程。1991年,新竹市政府在十八尖山南部征收约15.6公顷土地作为学校用地,次年以16亿多元购买为新校地,即仙宫校地。1992年7月,学校增设生命科学院。1994年,教育部修订通过的《大学法》正式规定,国立大学校长由选拔产生,同年,沉君山校长当选清华大学第一任选拔校长。1995年,学校成立了跨领域共同课程的学院级组织─共同教育委员会将通识中心、体育室、军训室、艺术中心等纳入其中(2015年更名为清华学院)。电机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科技治理学院于2000年成立,至此,清华八大学院的主要规模已经完成。2000年,台湾省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一注新台币1.5亿元,为清华大学建设“台积馆”;2001年,旺宏电子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3亿元,为清华大学建设“学习资源中心-旺宏博物馆”。2008年,台达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2.2亿元,为清华大学建设教学楼“台达博物馆”。2006年,清华大学获得“教育部”和“顶尖大学计划”新台币10亿元补贴,后来成为补贴增长最大的学校。先后执掌校印的陈文村和校长陈立军,于是用这笔资金的一笔注释,开始了清华大学走向卓越的新时代。为缩小城乡差距,2006年率先招收偏远地区学生的“星星计划”。2008年,清华住宿学院成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互助合作 的能力。2010年完成学生成绩 同年11月,改为等级制,完成了贯穿南北校园管道系统的共同管道。李伟德校友个人捐赠新台币1.5亿元,协助建设“绿色低碳能源教学研究大楼”。2011年4月24日,学校庆祝创校100周年暨在台建校5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9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台湾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吴敦义、立法机关负责人王金平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校庆大会。2013年,台湾省岛内大学首次获得“行政院”国家品行奖。2014年,作家王默人先生捐赠350万美元,为清华大学获得人文领域最大捐款,举办了“王默人周安仪文学讲座”。11月,清华永久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启动投资计划,汇集企业和校友赞助,为学校首次利用捐款投资股市,以收益注入学校事务所需。2016年10月15日,台湾清华大学与新竹教育大学合并案获得台湾当局“行政院”和“教育部”的批准;11月1日,台湾清华大学与新竹教育大学正式合并,原竹大学附属小学也更名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0
回帖

新竹清华大学的历史是什么?如何在台湾复校?在台湾的地位如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