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项羽灭秦以后不做皇帝却要当霸王_《知否》中明兰的父亲只是一个五品官,却妻妾成群,符合史实吗
为什么项羽灭秦以后不做皇帝却要当霸王
其实项羽选择当西楚霸王,只是当时政治形势下的最佳选择而已,并不是项羽不想当皇帝,而是急不来,需要分几步走。
项羽在分封天下时,只有26岁,项羽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各路反秦诸侯的首领,就是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的巨大战绩,巨鹿之战时,在天下各路诸侯不敢迎战秦军之际,项羽以五万楚军击败了秦朝四十万大军,几乎以一人之力灭亡整个秦朝军队主力,这份功绩,整个天下除了项羽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做到。
于是26岁的项羽俨然成为整个天下的盟主,成为所有反秦诸侯名义上的首领,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只有5万楚军,但进入关中时,项羽已经有四十万军队了,除去被项羽坑杀的二十万秦军之外,项羽手下的四十万军队,估计有一半是各路诸侯联军,名义上归属项羽,实际上是作为独立势力各怀鬼胎。
当时天下的形势是这样的:项羽作为巨鹿之战的头功和首功,成为天下第一大势力,手下的直系部队估计最少也有20万,另外还有20万诸侯联军表面上是听项羽的命令,实际上就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刘邦作为首个攻破咸阳的反秦诸侯,成为天下第二大势力,拥兵10万,而且是率先进入咸阳城的,按照楚怀王的“怀王之约”,刘邦应该成为关中王。
其他像一些比较大的反秦诸侯势力有: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燕王臧荼、代王赵歇、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魏王魏豹、常山王张耳等诸侯,另外还有没有被项羽所封的田荣、陈馀、彭越等势力。
除了这些势力之外,项羽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导就是楚怀王,楚怀王虽然是个傀儡,但在名义上仍是楚王,项羽在分封天下之时,把楚怀王封为义帝。
这个天下之所以是项羽来封,根本原因就是项羽的拳头硬、实力强,所谓有枪杆子就有话语权,但是项羽这个时候是不能称帝的,如果这个时候项羽称帝,那完全就是政治幼稚。
首先,项羽上面有个楚怀王如何处理?杀了楚怀王?那不是天下舆论哗然,虽然当时讲实力,但是也要讲名声的,项羽不能直接了当地杀了楚怀王,那样会引起天下所有诸侯的反对。
项羽虽强,但是与整个天下为敌,还是有些吃力的,一旦贸然称帝,就会引来天下所有诸侯的反对,联合起来对搞项羽,那样项羽就处于不利局面。
项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天下诸侯不能联合,各自为战,这就是项羽分封天下的原因,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之后,这些诸侯就会回到封国,这样势力就分散了,项羽就能一个一个来收拾这些诸侯,继而统一整个天下。
事实上,项羽就是这么干的,项羽想称帝的企图是分几步走的:
第一步:分封天下,让各路诸侯回封国就位,分散了诸侯们的势力,只要他们不能联合起来,项羽就不怕其中的任何一个诸侯,包括势力第二大的刘邦在内。
第二步:利用分封故意制造矛盾,比如让三个秦朝投降的秦将封在关中秦地,堵住刘备出川的道路,还有把原来的赵王赵歇封成代王,把原来的燕王韩广封成辽东王,把原来的齐国一分为三,分了三个小国,让他们相互制衡。
另外项羽还故意不封陈馀、田荣和彭越,分封原本就很难公平,再加上项羽这么一封,诸侯之间也存在了矛盾,只要诸侯们之间有矛盾,就不能联合对抗项羽,项羽就能逐个击破了。
第三步:杀义帝,在分封之后没多久,项羽就派出了英布等人暗中杀害了义帝。
第四步:开始逐个收拾诸侯,最终完成真正的统一。
结果没想到的是,田荣、陈馀、彭越、刘邦等人几乎是同时起来反对项羽,并爆发了直接的战争,项羽没有想到刘邦与田荣同时发难,也没有想到在反秦战争中那么能打的章邯轻松被刘邦击败。
项羽没法两线作战,才选择了先打田荣后打刘邦的战略。
项羽从分封天下开始之后的战略没有错,但是时间有点急了,项羽分封天下才26岁,他有的是时间和诸侯们玩,但是项羽操之过急了,最重要的就是杀楚怀王(义帝)太急了,分封没多久就杀了。这也成为刘邦进入关东之后讨伐项羽的一个重要起兵名义。
同时项羽也没有想到田荣那么能打,居然把他封的三个齐地的王:田市、田都、田安都打败或杀死了,项羽也没有想到自已会面临两线作战,还在随后对齐地的战争中,打败田荣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治手段,对齐地百姓烧杀抢掠,因此深陷齐地战争泥潭,这是刘邦能一路高歌攻进楚都彭城的原因。
所以,项羽在分封之初,没有选择当皇帝是因为时机不对,项羽选择了先当霸王,后称帝的政治战略,只不过后来局势变化得太快,再加上项羽在政治上的应对措施不当,才导致最后的失败。
项羽为什么自称“西楚霸王”,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一来解读。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后人。作为一个有贵族血统的人,他的思想一直停留在周朝的那种秩序中。他认为,秦始皇的做法,并不是统一天下,而是吞并了各诸侯国,他所要做的,就是推翻秦朝,恢复周朝的秩序。
(项羽)
这个思想不仅仅是项羽才有,而是当时的主流思想。所以,当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原先各诸侯国的后人纷纷宣称复国的时候,都非常容易,都获得了老百姓们的支持。他们对诸侯割据并不反对,反而是对秦朝依靠暴力侵吞了原先的诸侯国表示不满。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项羽想恢复周朝秩序的思想。就是他既没有自称皇帝,同时也没有自称楚天子。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楚国贵族后裔,只能当“王”,决不能当“天子”,当“天子”就是僭越。
(项羽的西楚国)
当然了,自己又不能仅仅当一个“楚王”,他必须是能够号令天下的。历史上什么样的角色最恰当呢?显然是“春秋五霸”。这“春秋五霸”中的“霸”字最适合他。所以他就自称为“楚霸王”。
(项羽反对的秦始皇)
这还没完,项羽又是一个家乡观念最强的人,他觉得一生最大的荣耀就是“衣锦还乡”。因此,他将国都建在他的故乡彭城。而彭城在楚国的西边,为了强调他故乡的意义,所以,他又再加一个“西”字,自称为“西楚霸王”。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只是一个五品官,却妻妾成群,符合史实吗
知否这部电视剧是由小说改编而来,在小说中的背景是架空的,但每个故事都会以一个已有原型打这个框架,在电视剧中,这个朝代背景可以定位为北宋,在古代毕竟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在当时女子偏多,便形成了,商富人在榜下捉婿的景象,在如此的社会中,妻妾成群也是正常,不过明兰父亲也只有一位正妻,二位小妾,小妾相当于仆人,既多既少便没有关系,可以随便打法买了伢子。
这个只属于个人见解
是真的,在封建社会,有妻有妾是成功男人的标配。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个古代小笑话:
一个人有一妻二妾,死后,妻妾围着的尸体哭泣。妻子摸着头说:“我的郎头呀”。一个小妾捏着脚说:“我的郎脚呀”。第二个小妾没什么可摸的了,只得握住他的命根子说:“我的郎中呀”。
在宋代五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呢? 据搜狗百科说:
五品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正局级、正厅级、正师级。
正厅级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市长。 所以这五品官在社会中是个什么地位,我们自己可以对比一下。
为了让大家了解真实的古代婚姻关系,我想通过两个人来说明一下。一个是明朝的大清官海瑞,一个是《金瓶梅》的主角西门庆。
海瑞是千古第一大清官,为人刚正、清廉,死后无一物,葬丧费还是大家给凑的。
海瑞一开始是当着一个七品知县,后来当过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这都是六品官,还当过五品的两京左右通政,再后来又升为右检都御史,是四品。老了老了混了一个右都御史,是二品。
据史记载,海瑞常年自已种菜吃,不吃肉。有一次,母亲过生日,他破例买了两斤肉,结果成了当时官场的一大新闻,大家纷纷说:海瑞吃肉了。
所以一句话,海瑞这一辈子基本上就是一个四六品的官,而且还穷。
那海瑞有几妻几妾呢?
《明史》记载海瑞前后娶了三个正妻,分别是许氏,潘氏,王氏。 这三个正妻海瑞是休一个娶一个,咱就算海瑞有一个正妻。
除此之外,海瑞还有两个小妾,一个姓韩,一个姓邱。 姓邱的小妾是海瑞70多岁时候娶的,当时海瑞的夫人王氏和小妾韩氏都已经去世了。
所以,我们严格的说,海瑞同时拥有的是一妻一妾。
自律清廉的有些孤僻的海瑞都有一妻一妾,其他的普通的官僚能有多少妻妾,你自己想想吧。
海瑞和《知否》中明兰的父亲同为官员,他们的级别也差不多,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个财主西门庆的妻妾生活。
我们说的这个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金瓶梅》是明代人借宋代故事说的明代生活,高晓松说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真实的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
书中的西门庆只是清河县中一个开药店的老板,地位和一个五品官是没法比的。别说五品官,就是一个七品县太爷也能分分钟把他捏死。
西门庆有多少财产呢?
他自己有一个生药铺,是从老爹那儿继承来的。 这个生药铺值多少钱呢?西门庆临死之前交代后事的时候说,这个生药铺值5000两银子。按照一两银子等于1000块钱换算,这个生药铺的价值就相当于现在的500万。
就靠着这500万的身价,西门庆同时拥有几个妻妾呢?
6个。
分别是正妻吴月娘,是为大老婆,剩下的都是小妾:老二李娇儿,老三孟玉楼,老四孙雪娥,老五潘金莲,老六李瓶儿。
此外还有一个陈氏,一个卓儿姐也是西门庆老婆,只是早早就死了。
除了这些妻妾,西门庆还有大量的丫头,被他睡的也不少。被他睡过的丫头的代表叫庞春梅,就是《金瓶梅》的“梅”。
一个土财主西门庆就妻妾成群,难道一个五品官还不能妻妾成群吗?
古代谚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个五品官,不论地位财富都要比西门庆大的多。
当然这种妻妾成群的生活在古代也只能是有权有势的人才能拥有,普通老百姓古今一样,没钱没势,能娶一个老婆就不错了。
武大郎就是一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