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_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3天前 (03-18 11:45)阅读2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4516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0330
  • 回复0
楼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有:健康现状、心理障碍、健康观、预防方式、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扩展资料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树立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和实现人生价值观念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心理品质

(5)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教育学生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多种生理疾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过量饮酒,科学饮食,在消费中不攀比,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

0
回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_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