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行业中,硬件与软件究竟哪一方能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商业智慧,电脑硬件的发展历程中,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性能提升价格便宜)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从196年代的1万到22年的1万到2百万到1百万再到4亿,硬件的性能确实得到了稳步提升,但价格却呈指数级下降,这告诉我们,硬件行业在技术进步和S场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相比之下,软件的发展模式则完全不同,软件不仅承担着开发功能,还承担着价格定位的重任,开发人员的基本工资通常在1万到5万美元之间,而软件成本却远超硬件,即使开发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软件的售价定位往往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软件行业相比硬件行业在盈利方面显得更具不确定性。 至于硬件维修,从用户自身的经历来看,虽然确实比软件维修容易赚钱,但这种收入与软件开发的收入相比,似乎并不算特别丰厚,维修工作确实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使得即使技术水平有限的维修人员也能显著改善电脑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