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的生态旅游发展较早,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发展方式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生态旅游在国际上都普遍采用了法制化管理,1916年,美国通过了一条法案,决定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家公园的管理就有了法制规定,而英国也在1993年通过了类似的法案,从它的名字《国家公园保**》上能看出来,这是一条旨在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案。 日本则是在1992年里约会议结束之后正式颁布的这类法案,开始用法律来规范生态旅游的建设,另一个方面,国际上也比较注意建立生态旅游的发展计划和战略措施,像美国,早在1994年就已经制定好了自己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就是为了能够应付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澳大利亚则是投资了将近千万澳元,用于实现国家的生态发展战略,至于墨西哥指定的新世纪旅游规划,就是为了重点推出生态旅游,另外还有以生态旅游著称的肯尼亚,因为旅游是其支柱性的产业,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发展策略中,都明确地把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项目来实施。 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国家还重视进行旅游的环保宣传,从意识上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英国就发起了"绿色旅游业"的活动,而日本则是通过多次召开旅游业内部的生态保护研讨会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总之都是一个宗旨,就是为了从让开发者到旅游者在内的群体都明白生态旅游的内涵与重要性。 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一般都很重视当地人的利益,比如肯尼亚就在这个方面做得不错,他们在生态旅游的推进中提出了"野生动物发展与利益分享计划",不仅发展了旅游业,保护了当地珍贵的独特动物,还照顾了当地人民的利益,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支持生态旅游建设。 而在菲律宾,则是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捕鱼方式,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当地人民从另一个渠道获得了补偿收入,国际上对于生态旅游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往往会通过多种手段一起来管理,多数进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国家,都会非常关注并且谨慎控制客流量,并且频繁地监测建立生态旅游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旅游区内的废物得到专业的处理,节约利用当地的水资源等等,这些都加强了管理手段,比如在澳大利亚,旅游部和旅游协会还为此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手册,用于告知人们如何按照规定正确地旅游,这些都是国际在完善推进生态旅游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并且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S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相当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映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信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保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热带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西方人所向往的地方,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保意识的增强,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S"转向"三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c)"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进入"天堂(Nirvana)"的最高境界,这种旅游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有的人喜欢去国外旅行,国外旅行真的这么好吗?你怎么看,其实去国外旅行是看个人喜好,也有人始终喜欢在国内自驾游,一样玩的很不错,个人是非常喜欢国外旅行的,但并不是说就不想在国内玩,我的打算是趁现在年轻,多去国外,每年保持至少一到两次的频率,每次保持20天左右的深度游,这样才能玩的充分,也能不失去旅行的意义,等到退休后,时间充裕的时候,再慢慢在国内玩,错过国内旅游高峰期,淡季出行,既玩得舒心,也图一个人少消费少。 没错,如今的条件在国内玩容易遇上高峰,一般上班族的假期都集中在几个大的国家假日里,出行高峰,想玩的景点无不人山人海,难以舒适地享受到景区真正值得玩的地方,而国外旅行基本可以避免这一点,去年有个同事春节去了瑞士滑雪,那诺大的滑雪场已然是十分有人气了,但却一点也不拥挤,同事不仅享受了大雪山极尽气势磅礴的美景,也享受到了十分有意思的滑雪体验,这一趟可谓非常值得。 国外旅行还能让人不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人文、历史和特色,这也是国内旅行无法满足的,这个世界陆地面积达5.1亿平方公里,中国只占960万平方公里,还有不知多少可以去看、可以去体验的地方,就算耗尽一生也无法完全走遍,所以更应该抓紧每一次机会、每一段时间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塑造出自己独有的人生经历。 我觉得出国游有几点需要注意,旅行的效果才能更好,第一,旅行的方式最好选择深度游,玩的地方不在多,而在精,有些人去欧洲,10几天玩5个国家,平均2天多就玩一个国家,什么都体会不到,玩起来也走马观花,拍个照,买买买就完事,与其这样,不如我只玩一个国家,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国家的城S、乡村、人文、自然、历史名胜、美食一一都体会到,甚至,还可以交两个外国朋友,这样才能更有意义,第二,出国游不是为了炫耀,人为什么要旅行,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己与生俱来的、生长在基因里的好奇心,如果只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炫耀,那也没有多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