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的新型医保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补助标准已经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3元,乡村医生的基本补助标准为3元/人/月,包括S、区财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中列支的乡村医生专项补助(1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统筹列支的乡村医生专项补助(15元),以及区级财政统筹给予补助(1元),各区可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对乡村医生的基本补助进行适当调整。
护士的基本补助标准为3元/人/月,资金由S、区财政按现行S区两级财政分担比例,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项目补助经费中保障,基本补助实行每月独立核发。
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乡村医生,补助1元/人/月;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乡村医生,补助15元/人/月;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乡村医生,补助2元/人/月,这3项经费作为专项补助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各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边远地区的补助标准。
村卫生室的诊疗费按6元/人次进行计算,可根据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及各区财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绩效补助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按服务人口5元/人/年标准进行补助,村卫生室服务人口不足1人的,按1人核算;服务人口在1人至2人之间的,按实际人口核算;服务人口超过2人的,按2人核算,此项补助经费的发放与村卫生室年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农村合作医疗涨到32元了,一直在涨,你还会继续交下去吗?
这个问题确实现在每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城S居民医保年年在涨,今年26元,明年马上要缴纳32元一年涨了6元,一年涨幅达到23%,从原来的医保3元一年涨到明年32元一年涨幅1倍数,后年可能要接近4元一年。
随着医疗健康水平和要求的逐步完善和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纳部分逐步上涨是必然的,国家也是在逐步加大补贴标准,但不会大幅度和过久的上涨,至于应不应该继续缴纳,我认为必须继续缴纳,虽然32元对农村贫困家庭也是一份不算少的开支,但这份支出不能S,一定要想办法坚持缴纳,包括养老保险,因为这是人生的保障,是健康的保障!这也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更是广大民众的依靠,那些宣传的所谓的商业保险,还是不要相信!
新农合交与不交?这是很多农民纠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新农合从美人交/O元开始,到现在的,每人32元,确实很高啦,在农村,家里有六口人的,192元,农民的收入有限,负担太重啦,为什么年年涨?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白一下,在我们这里,8%的人还是交了新农合,我自己也交了,有病,能用上,没病就当救济,其他病人了。
我首先告诉农民朋友们,不管农村合作医疗涨到多少钱,都必须坚定不移的缴纳。
农村合作医疗现在合并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这里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保险的基本原理。
保险的保额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了,也是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了,尤其是经过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宣传,你买了这个保险,出事了可以得到多少万的赔付。
这个多少万赔付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基本原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上海S有二百万辆车,每年发生的车祸有一万起,造成的损失总计为一亿元,平均一起事故损失一万元,获得这些大数据并不是难事。
二百万辆车,每辆车出五十元就可以弥补一亿元的损失,也就是说,出五十元就可以获得一万元的赔付,当然了,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是要盈利的,服务费加上利润,每辆车的保险费就不是五十元了,可能是六十或者七十元。
原理是这个原理,但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为了利益最大化,保险公司聘请了许多的精算师和律师,律师大家不陌生,高级白领,精算师比律师更白领,随随便便年薪几十万,经过精算师的精算以及律师对合同条款的规定,任意一个险种就是保险公司的一颗摇钱树。
你能算得过精算师,你能说得过律师?回来说话吧。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是保险,报销比例和我们刚才例子中说的商业保险的保费一样,也是通过各种大数据精算而来,但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不收取服务费,也不产生利润,不但是免费服务,而且还自掏腰包再拿出两倍的钱提高赔付(报销比例)。
以去年为例,个人缴费是28元,国家出资55元,统筹账户每个人是83元,而且年底清零。
许多人说个人缴费年年涨,报销比例不见涨,是的,报销比例这些年是没涨多少,但纳入报销目录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且扩大的都是价格昂贵的药品。
每个人都可以查一下最初缴1元时候的报销目录和报销比例与现在做一下比较,这个很容易查到。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这方面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有现在的农业保险,一亩小麦保费是18元,农民个人只需要缴纳3元,都是国家的一种福利保障。
这个福利保障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财力,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应该怎么怎么样,谁不想免费医疗,钱从哪儿来?国家有那么多钱吗?